当前位置:首页 > 教研 > 教学改革 > 文章
打破常规课表挑战课程通整
2014-05-04    来源:深圳南山实验区

上周一到周五,南油小学五(1)班王海茹同学没有像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上课,而是与全校同学共同完成了整整一周与桥有关的各种活动和主题式学习,唱桥,画桥,写桥,算桥,玩桥,做桥……体验了一次与传统课堂完全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世界

41418日,南油小学以课程统整的形式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桥”项目学习活动。在当周的课程表上,看不到常规的语、数、英,音、体、美的传统排课,取而代之的是围绕“桥”这一主题的各种学习、游戏和体验活动,比如“桥的故事会”、“走过罗湖桥”、“制作纸桥”、“英语彩虹桥”、“数桥组合”……课程打破学科与班级界限,35个班的课表不但围绕项目编排,老师也基于项目来开发课程资源。

南油小学希望借此契机推进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的深入变革。同样以桥为主题,在传统课堂数学课学量一量桥,语文课学写一写桥,美术课学画一画桥,而基于项目的学习是多学科融合渗透,一堂课给学生带来的不是割裂的学科,而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也符合人认识世界的规律,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然而,此次项目学习对学校和教师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课程设计与统整。全校35个班一周上近900节与桥有关的课,仅靠现有课程资源远远不够,课程小组挖掘与桥相关的学科元素,整合学科、学校、社会资源。学科组研讨完成课程的层次与序列设计,比如认识深圳湾大桥,一年级只需认识大桥形态即可,三年级则要知道桥的设计结构与地理环境间的关联。年级组则要考虑不同层面的学科融合,科学、语文、美术老师同上一节课。课程组统领,学科组和年级组通力合作,硬是啃下了课程统整这块“硬骨头”。“虽然困难重重,但团队的智慧也是惊人的!”副校长龚振认为这种合作不仅促进年级与学科老师之间相互了解,也提升了教师再开发课程的能力。

从物理之桥走向人文之桥

其实“基于桥的项目学习”早在寒假就已在学生层面启动,寒假作业就是让学生寻找、发现、研究身边的桥,每位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了一份桥的研习报告,也为这一周集中的项目学习做了铺垫。二年级的赵圣佳嘉与李安庆同学一起画桥,两人共同合作,成功把城市立交桥和深圳湾大桥组合在画面中;此时,三年级同学正在操场玩游戏通关,闯过七关才能得到班级队标,剪桥、七桥板搭桥、小熊过桥……游戏不但涵盖数学、英语、语文、科学等需动手动脑的知识技能,也有考验身体素质的体能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生发出的精彩表现让人惊喜,一位同学在比较罗湖桥与深圳湾大桥时说:“以前桥短距离却远,如今桥长距离短了,因为人与人的距离缩短了。”三(5)班一位学生认为,城市立交桥强调实用便捷,公园的九曲桥则故意设计得弯弯曲曲,就是要让人们慢下来欣赏风景……学生已从认识学习物理的桥、地理的桥走向认知人文层面的“心桥”。校长陈显平认为,而这恰恰符合此次项目学习隐藏着一条暗线:通过桥这一载体,实现人与人之间桥梁的建设与呵护。四(3)班一位家长也认为,活动不仅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还体会到团结互帮、互助互学的精神。

此外,北京、重庆、香港等地的课改联盟成员校也前来观摩南油小学的项目学习,目前70多个成员校也都在尝试,并已在网络平台上展开合作研究。北京中关村四小许老师认为,要把项目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必须走课程统整之路。区教科中心主任裴光勇认为此次项目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科特色与优势,也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桥”这一主题下,用多途径、多形式、多元化的方式来实施同一主题,让学生从艺术、文学、科学角度架起一座心中的桥梁,使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提升。

去年6月,南油小学作为全国小学课改联盟成员参与首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并承办南油小学/奥隆尼小学分会场会议,这次“桥·全球教育共同体”活动也是第二届小学教育国际会议的主题之一,引导教育共同体一起探索、创造、传播和分享知识。(记者何音文/图)

(消息来源:蛇口消息报20144月22日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