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职教动态 > 文章
河北传媒学院:加强党的建设,推动民办高校科学发展
2017-11-30    来源:

河北传媒学院创建于2000年,当时属艺术类高等职业院校。2005年开始本科教育,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本科院校,是以艺术和传媒类专业为主,涵盖艺、文、工、管、教等多学科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11年成为专业硕士培养单位,是当时首批进入研究生培养的五所民办高校之一。2015年通过了教育部合格评估,并成为河北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我校始终重视党建工作,从建校时起,就成立了学校党委,至今已有五届。学校党委在省委教育工委的领导下,坚持“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为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一、做到“三个坚持”,保证党委在学校的政治核心地位
  一是坚持与举办人互相认同,密切合作。我校的举办人翟志海同志,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民革中委。翟志海同志从青年时期就立志“兴教报国”,在他“下海”积累了第一批资金时,就依然办起了中学,然后就是办大学。目前以他为董事长的精英集团以教育为主业,涵盖了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他始终坚信,国家兴旺,系于教育,教育事业作为事关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人才工程,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民办院校虽然姓“民”,但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坚持党的领导,是民办院校的必然选择。建校初期,他请老一代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冉杰先生担任学院院长时就主动提出,请他同时牵头筹建学校党委。于是,在省教委育工委和地方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党委正式成立,冉杰被选为第一任党委书记,并得到上级党委批准。历届党委在自身建设中全力支持举办人做出的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决策,带领师生凝心聚力,贯彻落实,推动学校快速发展。学校党委强有力的组织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使其自身成为学校的政治核心和坚强堡垒,得到举办人翟志海同志的高度认同、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和衷心感谢。
  二是坚持党委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作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央有关法律法规赋予学校党委的工作任务,近几年的工作,主要是推进党组织和行政管理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协商保证了党委主要成员和教职工代表在董事会中的名额和党员副校长进入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学校党委牵头,强化与董事会、校务委员会“三套班子”的分工合作,共同对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负责,坚持党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党建工作为学校发展服务,需要的人员、经费、场所等,学校给予全面保障;组织好教职工代表大会、团员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推进学校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三是坚持党委的责任承担。在17年的党建工作中,历任党委书记都感到党委在学校建设发展中责任重大。党委书记要依法依规主动承担责任,敢于成为“第一责任人”。我们把党委的责任归结为六个方面,包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提高学校领导成员洞见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发展规律的能力,保证学校领导能在理念、眼界、站位、目标、学识等方面能高瞻远瞩和与时俱进;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动员师生、凝聚人心,保证学校发展有充足动力;关注教育教学改革和“双创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有较高的人民满意度和社会声誉;密切联系群众,把群众工作做到实处,保证师生的合法权益和诉求表达;创新党的自身建设,形成民办学校中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法纪建设、制度建设的整套思路和成套措施,发挥党委在学校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推进“四项工程”,使党建植根于立德树人的教育实践中
  一是党小组“四进工程”。党小组进入教研室、进入学生公寓、进入学生社团、进入实践基地,保证党的组织和党的活动对各类群体的全覆盖和教育过程的全覆盖。
  二是大德育体系工程。让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从单纯的“两课”课堂上走出来,建立起“全员参与、全方位坚守、全过程贯彻、全力整合教育资源、全面实施知行合一考核”的道德教育体系,形成教书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社会育人的总和力量,保证人才的全面发展。
  三是主旋律工程。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保证艺术传媒类人才培养方向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师生在艺术教育、艺术实践和服务社会活动中自觉抵制低俗文化和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学会秉持社会良知、弘扬人类道义、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党委积极推进教学单位承担党和政府组织的诸如建党、建国、建军、表彰等,以及地方政府为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要而举办的各类活动。近几年在这些活动中,师生编创或参与的励志电影《旗》、大型话剧《寻找李大钊》、歌舞剧《红色娘子军》、儿童剧《小兵张嘎》、综艺节目《人间正道》、合唱《黄河大合唱》、舞蹈《中国梦·太行情》等节目,使学生深受教育,而且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其中多个项目获得了 “五个一工程奖”、舞蹈“荷花奖”、电影“金鸡奖”、中宣部艺术基金等国家级奖励,为主旋律占领舞台做出了贡献。
  四是服务社会工程。组织党员干部和教师带领党员学生和积极分子,用自己的艺术专长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共同讨论产业发展战略、共同进行文化创意创新活动、共同举办电视台和网络频道、共同为社区群众演出,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让师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经风雨、见世面,汲取社会营养,增长专业才干,在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实现“德艺双馨”,解决了学校党建工作游离于教学之外的倾向,使党建工作实打实、接地气。
  三、坚持“五项创新”,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一是理念创新。根据学校党委做出的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决定,成立了校院两级学习委员会,组织全校学习。按照党员分布情况,建立校院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等三个层次的学习小组。每个层次的学习都有学习计划、教材、目标要求、交流平台、考核办法和评优制度。按照“两学一做”要求,整个学习安排做到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转变观念、落实行动、显现成效。校党委学习组根据大学的特殊地位、大学教师的特殊职能和中国历史上民办教育出圣人的历史事实,提出“自圣为师”理念,要求党员干部和教师在道德修养、治学作风、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敢于自树标杆,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治学榜样,大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和教师学习先行和行为先进的自觉性,出现了“生命为民办教育燃烧”的邓胜光、王宏伟,为井陉拉花申遗奔波的邢令果、为农民工歌词谱曲的郭佳等模范教师和群体,在推进优良校风的形成中发挥了带头作用。
  二是课程创新。党委狠抓思政两课改革,推进“校训进课堂”,把“传媒是社会的良知,人类的道义”的校训,融入教学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推进思政课与艺术专业课结合,把道德案例、司法案例、革命史上的经典故事等创编为歌曲、舞蹈、小话剧等节目,组织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社会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的同时,也提高了专业学习水平。
  三是工作手段创新。党委引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适应信息时代要求,利用多种媒体建立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党员和积极分子利用官网和朋友圈,建立不同的微信群、QQ群,并引进网课、微课、慕课等教育手段,使学习和交流自主地、随时随地进行。在实施过程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教育师生保持政治敏感性和安全意识,自觉抵制和防堵谣言、邪教、诈骗、传销以及不良、不雅等低俗作品的传播。
  四是工作方法创新。为了激励学习,学校党委建立健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评估和奖励办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评选和奖励办法,每年拿出专项经费用于奖励先进单位和优秀党员,增强了党建工作的活力。
  五是考核办法创新。学校党委带领人事、教学、学生等部门,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分别制定了对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进行“知行合一”的考核办法,不再实行单一的、抽象的、定性的、以表扬为主的考核。新办法的特点是学习有目标、思想有变化、过程有描述、群众有匿评、结果可鉴定。实事求是地说,这项工作牵涉面大、政策性强,我们的工作刚刚开始,还需时间检验和继续完善。但是我们相信,知行合一的考核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坚持做下去,不断做出合理调整,我们总能找到一个新的更加科学的考核办法。
  河北传媒学院初办时,学生不足百人,经过17年的发展,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万人大学。一步步成长,一步步辉煌的历史经验证明,党建工作是学校快速发展的根本保障。这是学校举办人和全校师生的共识。我们一定能把党建工作做得更好,把河北传媒学院建设成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让社会满意的高水平、有品位的新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