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 > 创新发展 > 文章
这所大山里的未来学校,破解了我们对于教育创新的认识误区
2021-07-19    来源:外滩教育

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位于贵州遵义市正安县格林镇兴隆村,距县城23公里,前身是兴隆小学。2017年9月,上海公益组织田字格接受县政府委托,对兴隆小学进行实验教育的尝试,遂改名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

看点每当我们谈起创新教育或未来学校,似乎总是离不开“高大上”的教学环境与教育理念。难道创新的教育就一定是昂贵且稀有的么?创立于贵州大山中的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就立志改变这一现象。北大社会系毕业的肖诗坚校长,秉承着乡土人本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大山里的孩子打造一所中国的“巴学园”。

什么样的学校,才能称得上是“未来学校”?无论如何想象,可能很少有人会将它和偏远山区的乡村小学,联系起来。

在贵州遵义正安县兴隆村的大山里,有一所特别的小学——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以下简称田字格小学),它被认为是中国的“巴学园”。

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

“巴学园”一词,来自于《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主人公小豆豆在巴学园里度过了自由而美好的童年。每天即使放学之后,这里的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第二天早晨,又眼巴巴地盼着早一点到学校去。

此后,“巴学园”也常常用来指代那些尊重孩子的天性,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学校。

在田字格小学,也出现了一幕幕令人欣喜的现象:

不同于很多农村家庭为了去县城读书而逃离村小,反而有一些城里的家长,甘愿驱车数小时,将孩子送到这所农村小学读书;

这里的孩子不仅经常做研究,还能做出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三四年级的农村孩子通过研究“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在不同环境下的发霉情况”可以写出长达12页的论文;

课表的主角不再是语文、数学,孩子们以自然为师、以万物为师,稻田、大山都是他们的课堂;

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没有农村娃的自卑,和城里孩子谈起家乡的田园劳作、一草一木,充满自豪,眼里有光… …

这所学校的“打造者”,是田字格公益发起人肖诗坚。

35年前,作为北大第一届社会学系的毕业生,她在丹麦读完硕士后回国发展,一路做到跨国公司的大区CEO。2016年起,肖诗坚带着团队来到贵州的贫困山区,寻找乡村教育的出路。

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校长肖诗坚

在这里,她希望摸索出一个全新的乡村教育模式,在大山里打造一所样本学校。

“我想做的是,第一,让这间学校成为示范作用,第二,把我们这些特色课进行系统化的,规范的梳理,然后进行输出,让更多乡村教师也可以这样上课。”

如今,作为田字格小学校长的肖诗坚,将这里作为推行乡土人本教育的阵地,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育模式。

从2020年秋开始,他们向20间乡村小学推广“乡土村小”项目,共覆盖1800名孩子,近百名乡村教师;2021年,“乡土村小”还会扩展到50所。

五年来,肖诗坚将自己担任校长的实践和经历,汇成教育随笔集《大山里的未来学校》,介绍田字格小学的乡土人本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对乡村教育工作者,也对所有期待创新和改革的教育者,有所启发。

1 一所乡村小学,会有怎样的创新?

去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学校开始了漫长的网课。

当几乎全国的孩子们,都只是通过网课学习疫情的防护知识、病毒的基本知识时,在离武汉千里之外的贵州山区里的田字格学校,孩子们却在“真实”体验这场疫情:

急促的铃响、

全副武装的“医生”、

焦急等待做核酸检测的“病人”、

病愈时“医生”和“病人“之间感人的隔空拥抱… …

老师们从疫情中挖掘教育素材,师生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打造了一间集患者、发热门诊、方舱医院为一体的“新冠疫情体验馆”。

田字格小学里的“新冠疫情体验馆”

小小体验馆不仅打开了孩子们的学习世界,也在正安县城引起了小轰动,吸引了县城其他学校的很多学生。 除此以外;

孩子们搜集每日网上与疫情相关的独家采访、新闻爆料、公告通知、诗歌散文、科普知识,甚至音乐;

通过疫情数字和各省简报,在真实的世界里学习从简单的加减法到复杂的统计再到地理知识;

在扑朔迷离的网络信息里,以探究的方式寻找“零号”病人 … …

“我们的孩子正在经历一场人类史上的特大疫情。活生生的灾难就在眼前,我们的教育不能停留在课本和课堂的学习上,远离孩子的生活与生命。” 在校长肖诗坚看来,无情的疫情,何尝不是一门跨学科、多层次、丰富而意义非凡的综合课。 类似这样的创新综合课程,在这所大山学校里,十分常见。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同生活”,田字格小学的校园规划、课程设计和文化建设,均从这四个维度展开。

与此相对应,学校开设有五大课程,分别是:

基础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道德与法制等)、

轴心课(也就是乡土人文特色课)、

日修课、

自主学习课、

共同生活课。

其中,占到总课时50%的基础课,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基本学科教学,采用国家统一教材,但使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以在特色课中实践和应用,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激情。

作为田字格小学最大课程亮点的轴心课,则完全采用主题式教学,打破学科之间的围墙。 每学期孩子们会探究不同的乡土、人文、自然主题,有机整合语文、数学、科学、自然、历史与文化等内容;学期末则根据学习内容,梳理课程,编写目录,绘制思维导图,最终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成果。

比如,在田字格小学的特色乡土课上,课程内容就以“家乡万物”为出发点,不仅学习家庭、人口、家族、家乡、家训、家园等概念,所跨科目涉及自然、美术、音乐、手工和语文等学科,教学形式上也是涵盖户外教学、小组学习、自然学习及体验学习等多种形式。

而自主学习课,则更是一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生命探究课程,它不仅打破学科围墙,还要打破年级的围墙。不同年级的学生们自由选择喜爱的导师、自选课题,成立研究小组,撰写报告,最后进行全校答辩。

孩子们做研究课题汇报,参与全校答辩

很多人诧异:一所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学生可以研究什么?他们能写出论文吗? 结果证明,这些孩子不仅可以做研究,而且研究成果令人惊艳。

过去的几年里,孩子们从哲学、艺术、科学、传统文化等角度,自主研究了一系列有关生命教育的课题,包括:

人生能不能重来,

面对死亡的感受,

生命的诗与歌,

植物可以在零度以下生存吗,

孔子的生命观,

狗狗为什么会迎接主人等等。

研究结束,孩子们不仅可以写出长达十多页的论文,还要在学校的大舞台上,参加汇报和答辩。现场气氛活跃,不同年龄的学生组成的课题小组,接受质疑,参加讨论。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所乡村小学,还打造出了一种“共建文化”和“讨论文化”,它也是共同生活课程的一部分。

学校有专门的公共议事课,在这里,从“校服设计的款式”“六年级学生是否需要定制校服”,到“老师能否吃零食”“老师违反校规如何接受处罚”,所有和学校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进行讨论和投票表决。

孩子们在公共议事课上进行投票

“在孩子们参与学校建设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具有可以改变学校、甚至改变家乡的力量。未来有一天他们也可以认识到:自己可以改变世界。”

在肖诗坚看来,真正让孩子们感到温暖,让他们不想离开学校的原因,不仅仅是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课程,还在于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师生之间是友好的,互相尊重的。

除此以外,孩子们每天早晨轮流做“每日劳作”,有时候是搭鸡舍,有时候是到田里拔草或者播种,种的菜可以卖给老师们;学校还有一个手作坊,老师和学生共同经营。

这些都属于“共同生活”版块里的课程,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劳动是可以有所收获的。

共同生活课程里,孩子们在“每日劳作”

2 好的教育,是不脱离现实的教育

教育家杜威说,“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出发”。对此,肖诗坚深以为然。 但是她很快发现,现实情况下,孩子们所接触的学习材料,往往是脱离生活的。

比如,大部分农村学校都采用的是人教版教材,《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三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这也意味着,全国大江南北,从高原到平原,从山区到海滨,所有三年级小朋友都会朗诵这样的课文:

“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泥漉漉的水泥道上…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地毯… …”

肖诗坚不否认,这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只是她发现乡村孩子们在朗诵和表演这篇课文时,并没有流露出真正的感动,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和理解这些远离自己生活经验的事物和感受。

乡土课

“对于大山里的孩子来说,比起小红鞋踩在梧桐地毯上,他们更有感受的,是光脚踩在秋天的稻草上、是满目的青山绿山、是夜晚的灿烂星空,是缭绕的云雾,甚至是饿着肚子上课的体验。

就这样,肖诗坚和团队因地制宜设计了一套《乡土人本教材》,作为统一的国家教材学习之外的补充,真实链接乡村孩子的生活与生命。

他们带着孩子从身边的事物出发,从既有的经验和生活出发,去学习和探究。比如,《兴隆二十四节气的探究》,让孩子们去观察露水的变化、感受季节的变化,以及日月星辰的变化,进而深入了解节气这一概念。

在这过程中,同样可以学习文学、历史、科学、音乐和美术等等。肖诗坚发现,因为学习内容更亲近生活与生命,孩子们眼中的求知欲也被点燃。

当然,做教育创新,即便是在乡村,也是一门需要综合考量的艺术。

肖诗坚和她的乡土人本教育,同样需要在理想与现实、“全人教育”与“应试教育”、实践与课堂、体制支持与制度束缚之间,做好平衡和拿捏。

办校过程中,肖诗坚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质疑,“你们的孩子和别人比,考试成绩怎样?离开学校以后是否有竞争力?他们未来会成功吗?”

这些问题,也许是每一所创新学校,每一种“看上去挺美”的教育创新,都要给予的现实回应。

而在田字格小学,考虑到孩子们初中还要回到传统教学中,学校在做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时也会进行一些“平衡”:比如,将主题式教学与国家教材做最大限度的融合;从六年级开始设有分科学习和面向升学的学习。

不过肖诗坚相信,经过小学六年的训练,这里的孩子们会认识到,考试不过是测试学习和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既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也不是生活的最终目的。

学校的立人堂

相比而言,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它不单是自学的能力,而是一种主动探究、系统学习的能力。

这样一种能力,看似和偏远大山的孩子们,距离很遥远,但是田字格小学却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拓了乡村孩子们的学习可能。

这也就打破了我们对于创新教育和未来学校的一种误区:难道教育凡提及创新,就一定是昂贵的,是少部分孩子才能享受到的教育成果吗?难道创新教育一定是被排斥在公立体制和主流教育之外,是少数家庭才敢做的大胆选择?

田字格小学的成功实践,让我们看到,好的教育,不仅是仰望星空的,也是尊重现实、因地制宜的。

孩子们的毕业典礼

其实,田字格小学的乡土人本教育,既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回归。

在肖诗坚看来,所谓创新教育、未来学校,所要做到的,不过是以儿童为中心,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开启他们对自我、世界的学习和探索,培养出热爱家乡、亲近自然、以人为本、走向未来的孩子。

3 今天教育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根”

肖诗坚认为,今天,之所以出现“教育内卷”、“小镇做题家”等教育困境,其深层原因恰恰是,我们的教育是没有根的教育,老师不知道为啥而教,学生不知道为啥而学。

随着都市化、全球化的浪潮和教育一体化、标准化的推进,孩子们在教育中迷失方向,他们找不到根,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对“我是谁、我要去哪里?”等人生问题的终极拷问。

对于什么是学子的根、教育的根,社会学家潘光旦老先生曾在《说乡土教育》一文中有过这样的阐述。

“近代教育下的青年,我们如果问他,人是怎么一回事,他自己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家世来历如何,他的高曾祖父母以至于父母的前辈,是些什么人;

他从小生长的家乡最初是怎样开拓的,后来有什么重要的变迁,出过什么重要的人才,对一省一国有过什么文化上的贡献,本土的地形地质如何,山川的脉络如何,有何名胜古迹,有何特别的自然或人工的产物——他可能瞠目结舌不知所对。”

在潘老先生看来,一个人不是天然地知道“我是谁,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它应该生发于自己所生活的这片土壤,一个人只有把根扎深,才能真正地走向未来。

根的教育,在西方被称为“在地化教育”(Place based education),需要孩子们认识、了解、学习自己的家乡。对于乡村孩子来说,他们需要进入到村庄的真实情境中,学习村落及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史、经济、艺术、民俗等等。

因此,田字格小学的课程设计,坚持从乡土出发,让孩子们的视野从小乡土,到中国民俗,再到全球化。这也是农村孩子的优势。

孩子们的乡土研学成果

在这过程中,乡土教育还能和解决乡村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学习过程和日常生活以及真实世界相连接,拓展孩子们的生命体验。

目前,这样的教育已经融入世界众多国家的主流教育内容,贯穿中小学甚至大学。

在我国,类似这样的环境教育、自然教育,也正在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

也许,不是所有学校的孩子们,都可以像田字格小学这样,课堂常常就在大山之中,老师带学生们以自然为师,在和自然的生命对话中,感受自然、敬畏生命,认识自我。

但是,每一所学校都可以挖掘自身的“地缘优势”和特点,打破课堂与生活之间的围墙。

田字格兴隆实验小学坐落于天楼山麓,被群山围绕

在肖诗坚看来,得天独厚的课堂、深入自然的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未来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人能掌握多少知识,而是人能在知识浩瀚的海洋中,找到“我”如何与自然、与环境友好相处。

目前,中国已经涌现出很多类似田字格小学这样的创新教育先锋,它们的所做的探索、尝试和革新,都在丰富我们现有的教育生态,让我们看到基础教育的更多可能。

什么是未来学校?也许,它的属性不在于是都市的、乡村的,精英的、平民的,人文的,还是科技的,而在于它所培养的孩子,是否是幸福、完整、走向未来的。

(作者 周滢滢)

责任编辑:杜小娟